宝宝在成长期间肠胃防御系统紊弱,妈妈们除了需要时刻注意宝宝的饮食健康以外,也要定期的调节好宝宝的肠道细菌均衡,这个可是一个大工程。很多妈妈没有详细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,在选择益生菌时会出现几个误区点。
误区一:宝宝腹泻好了就不用服用益生菌了
宝宝腹泻恢复期,大便不可能立即恢复正常,此时应继续服用益生菌。益生菌通过调理肠道菌群,不仅可以保护肠道黏膜、抑制肠道内的有害菌,还助于营养物的消化和吸收。所以,建议宝宝腹泻停止后继续服用益生菌1-2周。
误区二:酸奶可代替益生菌
临床曾见过,母乳喂养的6个半月宝宝排便费力,大便干结,妈妈给宝宝喂了酸奶,目的是补充益生菌。她认为酸奶为食品,至少比药物安全。结果两次喂养后,婴儿开始哭闹、腹泻、大便带血、湿疹加重—典型的牛奶蛋白过敏现象。宝宝1岁内不应接受鲜奶及其制品。酸奶也是鲜奶制品。
误区三:益生菌含好菌,所以可以长期服用
最好不要长期吃。
虽然益生菌对宝宝的肠胃起到调节腹泻和便秘的双向作用,但经常服用的益生菌也仅限于一至三种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的菌株,而肠道内的有益菌株是远不止这几种的,是需要通过正常饮食来自我调整的。
因此,如果宝宝并没有出现消化道问题,那么不需要长期服用益生菌了,只是在宝贝生病期间、消化欠佳期间、出现胃肠道问题期间才有必要服用。
同时,注意均衡饮食,这样更有利于肠道自身正常菌群的培养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宝宝的肠胃一贯较弱,那么,在已经规律服用益生菌一段时间后,可以逐渐减量直至停止服用,以给肠道一个适应期。
误区四:不管菌种
益生菌的功效是以“菌株”为准的,并非所有菌种益生菌都具有一样的功效。目前公认的菌种是以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为主的“符合活性益生菌”。
益生菌是对肠道有益的细菌,过期或保存不当的益生菌不仅会失去活性,还有可能滋生有害细菌。所以家长们在给孩子服用益生菌前要注意产品的保质期。
给宝宝使用的益生菌,一定要选择温和的、无副作用的、无激素的产品,才能慢慢温养提高宝宝肠胃系统的自愈能力和疾病防御能力,选择完美亿生菌,让您的宝宝健康成长。
相关动态
推荐专题